Search

一早醒來,連霧雨都停歇了,到處都濕漉漉的,空氣中飄著不少水氣,讓遠方的景物看起來都蒙上一層輕紗。耍廢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一早醒來,連霧雨都停歇了,到處都濕漉漉的,空氣中飄著不少水氣,讓遠方的景物看起來都蒙上一層輕紗。耍廢了一天,我們很快吃完早餐、收起掛滿水滴重了一斤的帳篷,上背包啟程;由於行程大砍,今天變成半天休息天,只到太平溪源營地,簡直近在眼前。

我們很快地爬上了營地旁的3238峰,彼時樹林出現一處破空,往西一眺,視野毫無阻礙,竟可以看到遠方花白的色塊——那是人類的顏色。定睛一看,近處的山頂上就有一排高壓電塔,正手牽手拉出一條細細的線,串連東西電網,點亮花蓮的燈火,那便是重要的台電東西向輸電線,明潭大觀線。

畫面中央第一排被電塔穿過山腰的山在20公里外,是丹大林道上的加年端山,海拔2357公尺,他右手邊頭上插著三座電塔的則是帖鹿桑山,海拔2630公尺。而在加年端山後面一層,他稍微左手邊一點山形尖尖的,是35公里外埔里的大尖山,海拔2017公尺,真是山如其名。同一層畫面最左的大山,是海拔2112公尺,有名的水社大山,其後方便是日月潭,只是擋住看不到。

而大尖山背景的白色,那屬於人類的顏色,水泥的灰調,則是80公里外的台中市,我的故鄉。然而,在如此極深山境望見家鄉,勾起的一絲惆悵竟非鄉愁,而是撰寫《百岳人物誌》,與謝智謀老師一聊時,他所分享的一句話——「台灣沒有真正的荒野,沒有那種徒步走10天都看不到人為建設的地方。」

當時,我同意老師的說法,畢竟台灣不管再野的中級山,只要知道方向,拼了命地爬,三天內一定會接到大眾路線,然後就可以回家了。但是,這種感受唯有以視覺親眼確認,才能帶來最深刻的震撼——當我在山裡晃蕩了7天,一個轉頭,我的眼中依然有人類的痕跡,以模糊的輪廓提醒著我們,城市是如此靠近。

台灣,真的太小了。

你說,我們真的該大肆建設那些,我們僅存的,已難逃人類影響的原始山林嗎?又或者,好好珍惜這些我們僅存的、唯一的,能保有最後一絲抽離文明感受的珍貴山場呢?

#南三屋脊大散步・從荒遠的山脊遠眺文明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